研究方向

iBridgeLab围绕交通基础设施长寿命保障核心问题,以桥梁为主要对象,以工程信息化、建造与运维智能化为主要途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1:桥梁结构分析理论与方法

关注设计、施工阶段的桥梁结构行为分析与计算方法,应用场景包括:设计优化、设计复核、施工监控等

“结构计算”是开展桥梁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重建等各个环节中的核心工作,其实质是利用力学原理、数学模型等知识来评估桥梁结构在各种载荷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和行为。目前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针对桥梁结构在弹性范围内、理论受力条件下的结构行为计算分析已经成熟,但细究下来,关于复杂环境-荷载耦合作用下的结构力学行为,以及结构长期服役期间的性能与服务能力演变规律尚未明确。该研究方向主要以有限元软件开展桥梁结构的仿真模拟,结合实测数据分析,提升对桥梁结构行为发展规律的认知。具体包括:

  • 1.1 环境与应力复杂耦合作用下桥梁全寿命性能演化规律
  • 1.2 考虑环境与时变因素的桥梁长期性能推演、评估与提升方法
  • 1.3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HPC、UHPC、高掺粉煤灰混凝土、纤维混凝土、低碳混凝土)
  • 1.4 桥梁施工全过程安全保障技术
  • 1.5 既有桥梁工作状态评估与病害识别
  • 1.6 桥梁长期性能演变的知识图谱构建

目前该方向的支撑资源包括:黑龙江省交通厅课题1项(参与)、横向科研课题1项(主持)、研究生课程1门(高等桥梁结构理论)

研究方向2:工程结构仿真技术

关注结构仿真方法与技术,研究计算方法,应用场景包括:有限元软件二次开发技术、行业软件算法研发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软件对于开展桥梁结构仿真分析至关重要。本研究方向旨在提升软件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背景。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研发的模式,从大型有限元的二次开发起步,实现仿真软件的自主编程和知识产权自主化。

  • 1.1 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理念的多尺度仿真模拟方法
  • 1.2 考虑时变与环境耦合的工程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
  • 1.3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煤体力学分析
  • 1.4 有限元软件二次开发技术

研究方向3: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韧性问题

关注交通基础设施面对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压力时的应对能力评估方法,应用场景包括:既有交通网络韧性水平评价、可持续性基础设施设计理论研究等

  • 3.1 自然灾害导致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损伤危险性与韧性评估
  • 3.2 重大交通事故导致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损伤危险性与韧性评估

研究方向4:智慧桥梁与工程数字化技术

关注公路桥梁工程领域智能建造、智慧运维的理论框架、实施方法、智能装备等,应用场景包括:施工、养护、检测、健康监测等

  • 4.1 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智慧桥梁检测理论与方法
  • 4.2 桥梁工程施工与运维数字孪生模型与系统构建
  • 4.3 基于物联网技术与“云-边-端”结合的自感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

目前重点研究课题

课题1 多塔矮塔斜拉桥特大桥施工控制研究

暂无评论